建材口碑网 > 热点 >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东汉砖头上竟有已经失传的超棒杂技速看

时间:2025-08-19 17:04:18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7713

这块东汉空心砖 用线条定格了 一场1800年前的精彩表演 堪称汉代杂技活化石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斜索戏车画像砖 砖上惊鸿 1800年前杂技高潮的永...

这块东汉空心砖

用线条定格了

一场1800年前的精彩表演

堪称汉代杂技活化石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斜索戏车画像砖

砖上惊鸿

1800年前杂技高潮的永恒定格

这块1800年前的画像砖上

定格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

难度超高,惊心动魄

这场杂技怎么看?

一起去解锁darr;

这次表演的舞台分为上下两层

从右向左开始观看

下层右侧的领队骑着马扛旗前行

上层右侧同样有一个骑马人

正向后转身射箭

两个骑马人身后

就是本次表演最精彩的区域

mdash;mdash;戏车履索倒挂

只见两辆马车上各有一根竖起的杆子

前车与后车杆子上的人

共同拉起一条前低后高的飞索

表演者单脚站在飞索上

并向飞索上端攀登

前车的竖杆上还有一根横杆

一名表演者倒挂在横杆上

双臂张开,两只手分别托着一个球

球上各站一个表演者

斜索戏车最难的一点

是表演者要在马车行进的过程中

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

谁看了不得惊叹一句:厉害!

当超绝车技遇上绝妙杂技

一场惊心动魄的戏车表演就诞生了

我国很早就已经使用车辆

《史记middot;夏本纪》中有关于乘车的记载

周代时,射和御紧密相连

成为人们在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技能

车马甚至成为当时国家展示实力的象征

比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汉代时,人们将马车与杂技相结合

使御车之术成为当时一种难度较高的表演节目

俗称戏车

《前汉书middot;东方朔传》中记载

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

东汉文学家李尤在《平乐观赋》中写道

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乌获扛鼎,千钧若羽,吞刃吐火,燕跃鸟跱,陵高履索,踊跃旋舞,飞丸跳剑,沸渭回扰,色渝隈一,逾肩相受。

或以驰骋,覆车颠倒

说明驰骋中的戏车表演

存在覆车颠倒的情况

可见戏车表演是汉代角抵戏中的重要节目

动作惊险,使人惊心动魄

从文献记载和画像砖不难看出

戏车是一种在车上进行多种单项的杂技节目

构成的一个表演整体

其主要特征是有车、有竖橦、有杂技或乐舞者

可惜这项1800年前的惊人绝技现在已经失传

后人只能从这一块画像砖上窥得一二

丰富多彩、争奇斗艳

汉代杂技不只有戏车表演

汉代杂技丰富多彩

不只有戏车表演

根据目前所见的汉画像砖可以看出

汉代杂技主要包括

力技、形体技巧、耍弄技巧、高空节目和马戏、幻术等

这一时期的杂技

除了在宫廷娱乐活动中经常表演外

民间也随处可见

因此,看杂技表演成为当时人们

休闲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果去到汉代

你能看到哪些杂技?

一起去看看darr;

middot;力技

河南南阳七孔桥汉墓画像石拓片

这是一种以体现力量为主要表演方式的杂技

主要有弄壶、扛鼎、载竿等

其中,弄壶也叫耍坛子

即一个大力士

把盛酒的大壶放在伸直的臂上

全程需要保持平衡

middot;形体技巧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砖拓片

汉代杂技形成了

以顶功为中心的形体技巧表演

以倒立表演最为典型

middot;耍弄技巧

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画像砖拓片

汉代的跳丸、飞剑等

属于抛掷类表演

是耍弄技巧中的重要部分

middot;马戏

山东临淄文庙画像砖拓片

我国古代的马戏也称兽戏

是以超棒骑术

及驯化马和各种动物表演的百戏项目

middot;幻术

山东孝堂山画像石拓片

幻术即魔术

其表演者在汉代称为幻人、化人、眩人

吐火、自缚自解等都属于幻术

让人目不暇接的杂技表演

在汉代随处可见

人们休闲娱乐体验感拉满

斜索戏车画像砖以线面结合的手法分层叙事

记录了一场汉代杂技的精彩瞬间

这块画像砖如同一把打开汉代生活的钥匙

当人们的目光掠过那些流畅的线条时

仿佛仍能听见车马嘶鸣与观者喝彩

感受那个时代蓬勃的生命力

这块东汉空心砖

用线条定格了

一场1800年前的精彩表演

堪称汉代杂技活化石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斜索戏车画像砖

砖上惊鸿

1800年前杂技高潮的永恒定格

这块1800年前的画像砖上

定格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

难度超高,惊心动魄

这场杂技怎么看?

一起去解锁darr;

这次表演的舞台分为上下两层

从右向左开始观看

下层右侧的领队骑着马扛旗前行

上层右侧同样有一个骑马人

正向后转身射箭

两个骑马人身后

就是本次表演最精彩的区域

mdash;mdash;戏车履索倒挂

只见两辆马车上各有一根竖起的杆子

前车与后车杆子上的人

共同拉起一条前低后高的飞索

表演者单脚站在飞索上

并向飞索上端攀登

前车的竖杆上还有一根横杆

一名表演者倒挂在横杆上

双臂张开,两只手分别托着一个球

球上各站一个表演者

斜索戏车最难的一点

是表演者要在马车行进的过程中

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

谁看了不得惊叹一句:厉害!

当超绝车技遇上绝妙杂技

一场惊心动魄的戏车表演就诞生了

我国很早就已经使用车辆

《史记middot;夏本纪》中有关于乘车的记载

周代时,射和御紧密相连

成为人们在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技能

车马甚至成为当时国家展示实力的象征

比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汉代时,人们将马车与杂技相结合

使御车之术成为当时一种难度较高的表演节目

俗称戏车

《前汉书middot;东方朔传》中记载

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

东汉文学家李尤在《平乐观赋》中写道

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乌获扛鼎,千钧若羽,吞刃吐火,燕跃鸟跱,陵高履索,踊跃旋舞,飞丸跳剑,沸渭回扰,色渝隈一,逾肩相受。

或以驰骋,覆车颠倒

说明驰骋中的戏车表演

存在覆车颠倒的情况

可见戏车表演是汉代角抵戏中的重要节目

动作惊险,使人惊心动魄

从文献记载和画像砖不难看出

戏车是一种在车上进行多种单项的杂技节目

构成的一个表演整体

其主要特征是有车、有竖橦、有杂技或乐舞者

可惜这项1800年前的惊人绝技现在已经失传

后人只能从这一块画像砖上窥得一二

丰富多彩、争奇斗艳

汉代杂技不只有戏车表演

汉代杂技丰富多彩

不只有戏车表演

根据目前所见的汉画像砖可以看出

汉代杂技主要包括

力技、形体技巧、耍弄技巧、高空节目和马戏、幻术等

这一时期的杂技

除了在宫廷娱乐活动中经常表演外

民间也随处可见

因此,看杂技表演成为当时人们

休闲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果去到汉代

你能看到哪些杂技?

一起去看看darr;

middot;力技

河南南阳七孔桥汉墓画像石拓片

这是一种以体现力量为主要表演方式的杂技

主要有弄壶、扛鼎、载竿等

其中,弄壶也叫耍坛子

即一个大力士

把盛酒的大壶放在伸直的臂上

全程需要保持平衡

middot;形体技巧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砖拓片

汉代杂技形成了

以顶功为中心的形体技巧表演

以倒立表演最为典型

middot;耍弄技巧

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画像砖拓片

汉代的跳丸、飞剑等

属于抛掷类表演

是耍弄技巧中的重要部分

middot;马戏

山东临淄文庙画像砖拓片

我国古代的马戏也称兽戏

是以超棒骑术

及驯化马和各种动物表演的百戏项目

middot;幻术

山东孝堂山画像石拓片

幻术即魔术

其表演者在汉代称为幻人、化人、眩人

吐火、自缚自解等都属于幻术

让人目不暇接的杂技表演

在汉代随处可见

人们休闲娱乐体验感拉满

斜索戏车画像砖以线面结合的手法分层叙事

记录了一场汉代杂技的精彩瞬间

这块画像砖如同一把打开汉代生活的钥匙

当人们的目光掠过那些流畅的线条时

仿佛仍能听见车马嘶鸣与观者喝彩

感受那个时代蓬勃的生命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友情链接

建材口碑网|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jc.kbd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材口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