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的防空警报在肃静的展厅中突然响起,令人惊惧。这是当年日军轰炸时,同胞们听到的防空警报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内,讲解员杨燕林...
尖锐的防空警报在肃静的展厅中突然响起,令人惊惧。这是当年日军轰炸时,同胞们听到的防空警报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内,讲解员杨燕林讲述着贵州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历史。深河桥,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清晰。
独山县位于黔桂交界,是贵州南大门。抗战期间,独山县是贵阳、重庆的前沿战略重镇。深河桥地处独山县城北约9公里处,是一座古老的单孔石桥,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有涧自东谷走深崖中,两崖石壁甚逼,涧嵌其间甚深,架石梁其上,为深河桥。
作为独山北部交通要道上唯一横跨深谷的桥梁,深河桥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1944年,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日军于当年4月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至11月占领河南到广西的大片地区。为防止中国军队南下广西,日军制造了进攻贵阳、重庆的假象。
1944年11月底,日军从广西兵分三路进犯贵州,独山、荔波、三都、丹寨等县相继沦陷。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黔南人民遭受空前劫难,史称黔南事变。
杨燕林的外婆,是这场浩劫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外婆说,看到飞机飞过,听到炮声响起,老百姓就得躲到溶洞里。杨燕林说,当日军离开后,老百姓们回到村子,看到来不及躲祸的同胞惨状,那是外婆一辈子的梦魇。外婆每次说到这里,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大敌当前,中国军队竭力抵抗。原独山县档案史志局副局长李天和告诉记者,日军侵入独山县境内后,遭到中国军队层层阻击。同时,黔南各族人民组成村寨护卫队,同仇敌忾。
黔南大地战事胶着,敌我双方各有伤亡。为阻止侵黔日军继续北进,也为中国军队继续布防争取时间,当局决定炸毁深河桥。黔桂公路是由南向北、过贵阳直达重庆的重要通道,深河桥是黔桂公路的重要桥梁,想要阻止日军,只能炸掉深河桥。李天和说。
1944年12月2日下午,美军军官弗兰克middot;亚瑟middot;格里森率领执行任务的美军一支小分队自广西来到深河桥。一声巨响中,深河桥被炸毁。
2008年,格里森曾重返独山,参与深河桥抗战陈列馆布馆的工作人员龙毓虎全程陪同。格里森向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执行炸桥任务时,桥上还有大量难民在撤离,为了让更多难民过桥,炸桥任务延迟了5个小时。龙毓虎告诉记者,由于独山县城有机场,飞虎队员在此驻扎数月,与当地群众感情深厚。格里森老人很激动,这是他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宝贵回忆。
随着深河桥的炸毁,日军没能再北上,此后节节败退,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间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李天和告诉记者,独山深河桥阻止了日军北上的步伐,成为侵黔日军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是侵华日军走向失败的历史见证。这就是lsquo;北有卢沟桥,南有深河桥rsquo;。
2020年,深河桥抗战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23年,深河桥所在的麻万镇麻抹社区被纳入全省第三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麻抹社区党总支书记岑义学告诉记者,当地以深河桥抗战文化遗址为核心,将麻抹社区红色路线划分为抗战文化研学区和乡村文化体验区,着力打造特色小寨、宜居农房建设等多个示范点,发展红色旅游助农增收。
站在深河桥抗战遗址上远眺,可以看到G75兰海高速上的深河大桥与独山前往都匀的都独同城大道。 新华社记者 杨欣 摄
如今,被炸断的深河桥桥墩掩映在树林间,默默诉说着历史;一旁重建的深河桥,已是210国道上的重要桥梁。站在深河桥抗战遗址上远眺,G75兰海高速上的深河大桥与独山前往都匀的都独同城大道凌空飞架,横亘在青山绿水间hellip;hellip;交通设施的沧桑巨变,见证着独山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尖锐的防空警报在肃静的展厅中突然响起,令人惊惧。这是当年日军轰炸时,同胞们听到的防空警报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内,讲解员杨燕林讲述着贵州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历史。深河桥,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清晰。
独山县位于黔桂交界,是贵州南大门。抗战期间,独山县是贵阳、重庆的前沿战略重镇。深河桥地处独山县城北约9公里处,是一座古老的单孔石桥,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有涧自东谷走深崖中,两崖石壁甚逼,涧嵌其间甚深,架石梁其上,为深河桥。
作为独山北部交通要道上唯一横跨深谷的桥梁,深河桥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1944年,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日军于当年4月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至11月占领河南到广西的大片地区。为防止中国军队南下广西,日军制造了进攻贵阳、重庆的假象。
1944年11月底,日军从广西兵分三路进犯贵州,独山、荔波、三都、丹寨等县相继沦陷。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黔南人民遭受空前劫难,史称黔南事变。
杨燕林的外婆,是这场浩劫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外婆说,看到飞机飞过,听到炮声响起,老百姓就得躲到溶洞里。杨燕林说,当日军离开后,老百姓们回到村子,看到来不及躲祸的同胞惨状,那是外婆一辈子的梦魇。外婆每次说到这里,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大敌当前,中国军队竭力抵抗。原独山县档案史志局副局长李天和告诉记者,日军侵入独山县境内后,遭到中国军队层层阻击。同时,黔南各族人民组成村寨护卫队,同仇敌忾。
黔南大地战事胶着,敌我双方各有伤亡。为阻止侵黔日军继续北进,也为中国军队继续布防争取时间,当局决定炸毁深河桥。黔桂公路是由南向北、过贵阳直达重庆的重要通道,深河桥是黔桂公路的重要桥梁,想要阻止日军,只能炸掉深河桥。李天和说。
1944年12月2日下午,美军军官弗兰克middot;亚瑟middot;格里森率领执行任务的美军一支小分队自广西来到深河桥。一声巨响中,深河桥被炸毁。
2008年,格里森曾重返独山,参与深河桥抗战陈列馆布馆的工作人员龙毓虎全程陪同。格里森向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执行炸桥任务时,桥上还有大量难民在撤离,为了让更多难民过桥,炸桥任务延迟了5个小时。龙毓虎告诉记者,由于独山县城有机场,飞虎队员在此驻扎数月,与当地群众感情深厚。格里森老人很激动,这是他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宝贵回忆。
随着深河桥的炸毁,日军没能再北上,此后节节败退,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间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李天和告诉记者,独山深河桥阻止了日军北上的步伐,成为侵黔日军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是侵华日军走向失败的历史见证。这就是lsquo;北有卢沟桥,南有深河桥rsquo;。
2020年,深河桥抗战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23年,深河桥所在的麻万镇麻抹社区被纳入全省第三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麻抹社区党总支书记岑义学告诉记者,当地以深河桥抗战文化遗址为核心,将麻抹社区红色路线划分为抗战文化研学区和乡村文化体验区,着力打造特色小寨、宜居农房建设等多个示范点,发展红色旅游助农增收。
站在深河桥抗战遗址上远眺,可以看到G75兰海高速上的深河大桥与独山前往都匀的都独同城大道。 新华社记者 杨欣 摄
如今,被炸断的深河桥桥墩掩映在树林间,默默诉说着历史;一旁重建的深河桥,已是210国道上的重要桥梁。站在深河桥抗战遗址上远眺,G75兰海高速上的深河大桥与独山前往都匀的都独同城大道凌空飞架,横亘在青山绿水间hellip;hellip;交通设施的沧桑巨变,见证着独山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