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口碑网 > 热点 >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闲置载体变身“黄金资源”

时间:2024-12-14 05:39:48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7274

在天津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一块面积仅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4万人的行政区,坐拥了天津市的金融、商业、历史文化等核心资源,也见证了天津近代以来的飞速发展m...

在天津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一块面积仅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4万人的行政区,坐拥了天津市的金融、商业、历史文化等核心资源,也见证了天津近代以来的飞速发展mdash;mdash;

这就是和平区,天津市的黄金地段。

悠久的历史带给和平区丰厚的资源,也沉淀了不少老旧的闲置载体,不仅影响了城市面貌,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洋楼资源、商务楼宇和商业载体是和平区经济发展的三大特色,也是盘活存量工作的重头戏。如何将闲置载体变为黄金资源、产生黄金效应,和平区近些年下了大力气。

近代以来,天津因融合了多国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其中,约四分之三的小洋楼位于和平区。

这是位于天津解放北路的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新华社记者 王宁 摄

连日来,定位为金融历史文化区的解放北路上,一幢金属铁艺装饰风格的建筑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施工。搬运建材、改装线路、清理废料hellip;hellip;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这幢建筑是始建于1934年的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使用权几经易主后长期闲置。和平区区属国企天津和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几年前购入使用权后,决定结合街区发展定位,引入新业态。

大楼的新功能是高档酒店。项目负责人、大连花美时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亮停下匆忙的脚步,向记者谈起项目最新进展,9月启动施工,目前仍处于前期阶段,预计明年7月完工,设计客房97间。

因楼体相对老化,楼内设施功能缺失,又属于改造标准很高的历史风貌建筑,前期投入大,增加了招商难度。看着眼前的老建筑即将焕发新生机,和平区国资委副主任张薇说,历史建筑终于有了新传承,而且与解放北路的气质十分吻合。

距离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几百米外的海河金汇桥畔,一幢醒目的红砖楼宇也在进行内部清扫整理,为即将开始的施工改造做准备。

这是位于天津海河金汇桥畔的宝融大厦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改造项目。新华社记者 王宁 摄

这是宝融大厦1号楼,经和平区政府批准,和平区住房建设委认定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改造项目。近段时间,经常有附近工作的年轻人过来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大家非常关心。天津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晨说,这栋楼改造完成后可提供保租房326套,采用的是精装修交付模式,方便新市民、新青年拎包入住。

如今备受关注的宝融大厦保租房项目此前曾沉寂近十年之久。2023年,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所属天津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方式获得了这栋楼宇。

项目位于和平区黄金地段,紧邻海河,我们调研发现,周边上班族的租房需求旺盛。陈晨坦言,通过将合适的资产改造为保租房的方式盘活国有资产,既保障了民生,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可谓一举两得。

依托宝融大厦2号楼,和平区还引进了益普生医药商贸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国际生物制药企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将直接助力我区提升医药健康产业能级。和平区常务副区长卢盈说。

丰富的商业载体资源是和平区的另一大资源禀赋。今年6月,位于滨江道的吉利大厦全新亮相。这家传统老牌百货成功转型,潮玩俱乐部、循环商品店纷纷入驻,主题市集等活动热火朝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负责大厦运营的天津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美静说,焕新后吉利大厦着力打造24小时times;365天的运营模式,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今年十一期间,吉利大厦累计接待客流23万人次,整体销售额达410万元,成为城市青春地标。

在lsquo;小地盘rsquo;上做lsquo;大文章rsquo;,我们必须用好现有载体资源。和平区委书记姚建军说,近两年,和平区已经盘活了超60万平方米的闲置低效载体,未来将继续推动形成以楼聚产、以产兴区的磁吸效应,将高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在天津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一块面积仅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4万人的行政区,坐拥了天津市的金融、商业、历史文化等核心资源,也见证了天津近代以来的飞速发展mdash;mdash;

这就是和平区,天津市的黄金地段。

悠久的历史带给和平区丰厚的资源,也沉淀了不少老旧的闲置载体,不仅影响了城市面貌,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洋楼资源、商务楼宇和商业载体是和平区经济发展的三大特色,也是盘活存量工作的重头戏。如何将闲置载体变为黄金资源、产生黄金效应,和平区近些年下了大力气。

近代以来,天津因融合了多国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其中,约四分之三的小洋楼位于和平区。

这是位于天津解放北路的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新华社记者 王宁 摄

连日来,定位为金融历史文化区的解放北路上,一幢金属铁艺装饰风格的建筑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施工。搬运建材、改装线路、清理废料hellip;hellip;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这幢建筑是始建于1934年的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使用权几经易主后长期闲置。和平区区属国企天津和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几年前购入使用权后,决定结合街区发展定位,引入新业态。

大楼的新功能是高档酒店。项目负责人、大连花美时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亮停下匆忙的脚步,向记者谈起项目最新进展,9月启动施工,目前仍处于前期阶段,预计明年7月完工,设计客房97间。

因楼体相对老化,楼内设施功能缺失,又属于改造标准很高的历史风貌建筑,前期投入大,增加了招商难度。看着眼前的老建筑即将焕发新生机,和平区国资委副主任张薇说,历史建筑终于有了新传承,而且与解放北路的气质十分吻合。

距离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几百米外的海河金汇桥畔,一幢醒目的红砖楼宇也在进行内部清扫整理,为即将开始的施工改造做准备。

这是位于天津海河金汇桥畔的宝融大厦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改造项目。新华社记者 王宁 摄

这是宝融大厦1号楼,经和平区政府批准,和平区住房建设委认定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改造项目。近段时间,经常有附近工作的年轻人过来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大家非常关心。天津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晨说,这栋楼改造完成后可提供保租房326套,采用的是精装修交付模式,方便新市民、新青年拎包入住。

如今备受关注的宝融大厦保租房项目此前曾沉寂近十年之久。2023年,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所属天津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方式获得了这栋楼宇。

项目位于和平区黄金地段,紧邻海河,我们调研发现,周边上班族的租房需求旺盛。陈晨坦言,通过将合适的资产改造为保租房的方式盘活国有资产,既保障了民生,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可谓一举两得。

依托宝融大厦2号楼,和平区还引进了益普生医药商贸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国际生物制药企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将直接助力我区提升医药健康产业能级。和平区常务副区长卢盈说。

丰富的商业载体资源是和平区的另一大资源禀赋。今年6月,位于滨江道的吉利大厦全新亮相。这家传统老牌百货成功转型,潮玩俱乐部、循环商品店纷纷入驻,主题市集等活动热火朝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负责大厦运营的天津城市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美静说,焕新后吉利大厦着力打造24小时times;365天的运营模式,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今年十一期间,吉利大厦累计接待客流23万人次,整体销售额达410万元,成为城市青春地标。

在lsquo;小地盘rsquo;上做lsquo;大文章rsquo;,我们必须用好现有载体资源。和平区委书记姚建军说,近两年,和平区已经盘活了超60万平方米的闲置低效载体,未来将继续推动形成以楼聚产、以产兴区的磁吸效应,将高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友情链接

建材口碑网|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jc.kbd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材口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