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口碑网 > 热点 >

唠“科”话|告别“插卡时代”,eSIM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时间:2025-10-23 06:58:07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0814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10月22日,国内首款eSIM手机正式发售。这个...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10月22日,国内首款eSIM手机正式发售。这个藏在手机里的隐形SIM卡,究竟是什么?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主任马鑫介绍,eSIM卡就是把传统实体SIM卡的芯片,直接嵌入到终端设备的主板上,不需要插卡。只要通过空中下载技术从运营商那里获取数据并激活,就能正常使用通信服务。打个比方,它就像给设备云端办卡,省掉了插卡、拔卡的麻烦。

其实eSIM不算新技术,2010年就有了技术原型,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运营商支持手机eSIM服务。此前,我国已在物联网、智能穿戴、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产品上开展了eSIM应用,本次三大运营商获批,是将商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手机终端。

中国联通北京西单营业厅内的eSIM业务展示。新华社发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eSIM的好处很直接:

跨国更方便:经常出国的人不用再提前买当地实体卡了。国行的eSIM手机支持开通国内运营商和海外运营商服务,不管是商务出差、留学还是旅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国际漫游业务或者在海外开通当地eSIM卡,即可便捷实现海外网络服务,省去了找营业厅、换卡的麻烦。

设备更灵活:运营商提供eSIM一号双终端和eSIM独立号码两种类型电信业务,可以支持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眼镜等13个品牌的80多款eSIM设备。

对行业发展而言,eSIM的价值同样显著。通过eSIM技术,运营商可实现设备和用户卡数据的远程数字化管理,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对手对手机厂商而言,摆脱卡槽设计限制,腾出更多机身空间,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可能;在工业领域,耐高温、抗震动的eSIM还能让支持eSIM技术的物联网终端产品在更恶劣的环境工作,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当然,现在eSIM手机还在商用试验阶段,只能线下办理,服务场景也在逐步完善。专家提醒,买之前最好先问清运营商的办理细则,确认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以后换设备时,记得删除旧设备里已下载存储的用户卡文件数据并解除订购的eSIM套餐,避免出现丢卡、持续扣费的问题。

从插卡到无卡,eSIM不只是通信方式的微小改变,更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的数字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灵活,为未来智慧生活打开新可能。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10月22日,国内首款eSIM手机正式发售。这个藏在手机里的隐形SIM卡,究竟是什么?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主任马鑫介绍,eSIM卡就是把传统实体SIM卡的芯片,直接嵌入到终端设备的主板上,不需要插卡。只要通过空中下载技术从运营商那里获取数据并激活,就能正常使用通信服务。打个比方,它就像给设备云端办卡,省掉了插卡、拔卡的麻烦。

其实eSIM不算新技术,2010年就有了技术原型,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运营商支持手机eSIM服务。此前,我国已在物联网、智能穿戴、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产品上开展了eSIM应用,本次三大运营商获批,是将商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手机终端。

中国联通北京西单营业厅内的eSIM业务展示。新华社发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eSIM的好处很直接:

跨国更方便:经常出国的人不用再提前买当地实体卡了。国行的eSIM手机支持开通国内运营商和海外运营商服务,不管是商务出差、留学还是旅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国际漫游业务或者在海外开通当地eSIM卡,即可便捷实现海外网络服务,省去了找营业厅、换卡的麻烦。

设备更灵活:运营商提供eSIM一号双终端和eSIM独立号码两种类型电信业务,可以支持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眼镜等13个品牌的80多款eSIM设备。

对行业发展而言,eSIM的价值同样显著。通过eSIM技术,运营商可实现设备和用户卡数据的远程数字化管理,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对手对手机厂商而言,摆脱卡槽设计限制,腾出更多机身空间,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可能;在工业领域,耐高温、抗震动的eSIM还能让支持eSIM技术的物联网终端产品在更恶劣的环境工作,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当然,现在eSIM手机还在商用试验阶段,只能线下办理,服务场景也在逐步完善。专家提醒,买之前最好先问清运营商的办理细则,确认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以后换设备时,记得删除旧设备里已下载存储的用户卡文件数据并解除订购的eSIM套餐,避免出现丢卡、持续扣费的问题。

从插卡到无卡,eSIM不只是通信方式的微小改变,更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的数字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灵活,为未来智慧生活打开新可能。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友情链接

建材口碑网|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jc.kbd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材口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