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口碑网 > 热点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矿山“焕新”后,成了游客眼里的“香饽饽”

时间:2025-08-18 08:42:20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6283

进入重庆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时,天空正巧下起了一阵如丝的小雨。雨雾中,成片翠竹落满晶莹的水珠,游客撑着雨伞,沿草木掩映的曲径漫步,伴着山间虫鸣声,一派悠然景致。 ...

进入重庆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时,天空正巧下起了一阵如丝的小雨。雨雾中,成片翠竹落满晶莹的水珠,游客撑着雨伞,沿草木掩映的曲径漫步,伴着山间虫鸣声,一派悠然景致。

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重庆的矿山修复实践成了记者们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随采访团深入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和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探寻那些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热门打卡地。

8月15日,游客在竹山镇猎神村游玩参观。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现在你们看到的竹海景象,都是我们生态治理后的成果。猎神村党总支书记陈宗寿向记者回忆,猎神村曾经大力开采石膏矿,结果村子里灰尘漫天,水脏地陷。

一户户去群众家里跑,一遍遍讲道理。陈宗寿带着村干部努力做通群众工作,猎神村先后关停5座石膏矿。

竹山镇镇长王大会向记者介绍,当地利用山势、小溪、梯田、水塘,将原有石膏矿山塌陷区进行人工微调,实施以一河一湖一槽一田为纽带的乡村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建设,建成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群。

生态向好带动产业升级。在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有一家名为矿咖的网红咖啡馆。它由废弃石膏矿改造而来,保留了矿山的原始风貌,铁轨、矿车等元素被巧妙融入其中,吸引了不少游客。

这里景色好、生态优,你看山上雨打竹林的感觉多好,很多年轻人都来这里lsquo;打卡rsquo;。57岁的村民张隆琴是店里的咖啡师,现在这景色,以前哪敢想。

2024年,猎神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6000万元。曾经的矿山村,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从梁平驱车向南,调研团来到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微风吹来丝丝凉意,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入眼之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李子树。远山被薄雾笼罩,让人心旷神怡。

8月16日,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游客在矿坑修复改造的运动场内打球。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一处曾是采石工场的地方,经过生态治理和修复,栽种了300多亩桃树和李树,并修建起了高品质民宿。

既白民宿负责人周松的父亲曾在这里开办过碎石场。以前,父亲和乡亲们就在这里采矿,山石虽好,但禁不住常年开采。2016年,我父亲关停了矿山进行复绿,栽花养树,发展起了民宿。如今矿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谈起变化,周松滔滔不绝。

矿山重披绿装,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热门景点。据介绍,既白民宿高峰期每天游客可达上千人,还吸纳了近30名村民就业。周末时,民宿旁还开起集市,村民将自家的土特产摆放在集市里售卖。

重庆的矿山修复,不是简单的lsquo;复绿rsquo;,而是构建lsquo;生态-产业-民生rsquo;的闭环。跟随采访团一起调研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调查监测室主任张德强告诉记者,从梁平的湿地+森林修复,到北碚的矿坑+文旅开发,重庆探索出差异化修复路径,既解决了历史遗留的生态问题,又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增长点。

猎神村、中华村的矿山修复只是重庆市废弃矿山修复的一个缩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累计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7025公顷,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

采访中,记者在路上遇到的村民,说起现在的日子、环境,话里都是踏实和满意。重庆在慢慢修复这些曾经的生态伤疤,也让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进入重庆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时,天空正巧下起了一阵如丝的小雨。雨雾中,成片翠竹落满晶莹的水珠,游客撑着雨伞,沿草木掩映的曲径漫步,伴着山间虫鸣声,一派悠然景致。

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重庆的矿山修复实践成了记者们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随采访团深入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和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探寻那些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热门打卡地。

8月15日,游客在竹山镇猎神村游玩参观。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现在你们看到的竹海景象,都是我们生态治理后的成果。猎神村党总支书记陈宗寿向记者回忆,猎神村曾经大力开采石膏矿,结果村子里灰尘漫天,水脏地陷。

一户户去群众家里跑,一遍遍讲道理。陈宗寿带着村干部努力做通群众工作,猎神村先后关停5座石膏矿。

竹山镇镇长王大会向记者介绍,当地利用山势、小溪、梯田、水塘,将原有石膏矿山塌陷区进行人工微调,实施以一河一湖一槽一田为纽带的乡村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建设,建成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群。

生态向好带动产业升级。在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有一家名为矿咖的网红咖啡馆。它由废弃石膏矿改造而来,保留了矿山的原始风貌,铁轨、矿车等元素被巧妙融入其中,吸引了不少游客。

这里景色好、生态优,你看山上雨打竹林的感觉多好,很多年轻人都来这里lsquo;打卡rsquo;。57岁的村民张隆琴是店里的咖啡师,现在这景色,以前哪敢想。

2024年,猎神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6000万元。曾经的矿山村,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从梁平驱车向南,调研团来到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微风吹来丝丝凉意,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入眼之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李子树。远山被薄雾笼罩,让人心旷神怡。

8月16日,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游客在矿坑修复改造的运动场内打球。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一处曾是采石工场的地方,经过生态治理和修复,栽种了300多亩桃树和李树,并修建起了高品质民宿。

既白民宿负责人周松的父亲曾在这里开办过碎石场。以前,父亲和乡亲们就在这里采矿,山石虽好,但禁不住常年开采。2016年,我父亲关停了矿山进行复绿,栽花养树,发展起了民宿。如今矿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谈起变化,周松滔滔不绝。

矿山重披绿装,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热门景点。据介绍,既白民宿高峰期每天游客可达上千人,还吸纳了近30名村民就业。周末时,民宿旁还开起集市,村民将自家的土特产摆放在集市里售卖。

重庆的矿山修复,不是简单的lsquo;复绿rsquo;,而是构建lsquo;生态-产业-民生rsquo;的闭环。跟随采访团一起调研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调查监测室主任张德强告诉记者,从梁平的湿地+森林修复,到北碚的矿坑+文旅开发,重庆探索出差异化修复路径,既解决了历史遗留的生态问题,又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增长点。

猎神村、中华村的矿山修复只是重庆市废弃矿山修复的一个缩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累计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7025公顷,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

采访中,记者在路上遇到的村民,说起现在的日子、环境,话里都是踏实和满意。重庆在慢慢修复这些曾经的生态伤疤,也让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友情链接

建材口碑网|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jc.kbd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材口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