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口碑网 > 热点 >

沙漠来了“新居民”:把“不可能”变成“了不起”

时间:2025-08-14 10:00:15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0673

塔克拉玛干沙漠。苏鑫摄 我们都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变美了、变绿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荒凉的沙漠了! 我们也知道新疆沙漠里常见的是梭梭、是红柳,还有罗布麻。 现...

塔克拉玛干沙漠。苏鑫摄

我们都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变美了、变绿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荒凉的沙漠了!

我们也知道新疆沙漠里常见的是梭梭、是红柳,还有罗布麻。

现如今,沙漠里又来了许多新居民,他们和老朋友一起扎根、生长、绽放,让不可能变成了不起。

沙漠,真的能长出希望。

老朋友不断刷新成绩

红 柳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吐尔洪江middot;买提塞地种植了500亩红柳和梭梭。他家住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距离世界第二大沙漠只有15公里。2023年起,他开始在沙漠戈壁种植红柳和梭梭,打井滴灌,这些植物的成活率达90%。它们既可防风固沙,也可为他带来可观的收入。

枣 树

在策勒县策勒乡阿日希村,枣花盛开的地方,16年前是一望无际的沙丘。

74岁的老人李鹏2009年退休,从乌鲁木齐来到阿日希村,成立公司,带着员工治沙种枣。

16年的坚持,种植了80万株枣树,15万余株杏树、梨树等经济树种,3000亩沙丘由此变成绿洲,其中2500亩成为生态果园。

公司也渐渐发展成为集红枣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阿日希村由贫困村变为远近闻名的红枣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2173元增至2024年的2万多元。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的枣林。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肉 苁 蓉

且末县退役老兵万亩生态治沙基地,一棵棵梭梭连片成林,迎风而立。梭梭旁,是花开变干后的肉苁蓉。

肉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珍贵植物,主要生长于新疆、内蒙古等干旱地区。

7年来,老兵治沙队筹集资金2400余万元,接种了8300亩肉苁蓉。去年收获了650吨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肉苁蓉,今年肉苁蓉也长势不错。

于田县肉苁蓉产量已达到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5%。

罗 布 麻

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县域内有160万亩野生罗布麻。罗布麻根系发达,耐旱 、耐盐碱,生命力顽强,能有效固定土壤;且浑身是宝,叶子可制作罗布麻茶,花朵可酿蜜,纤维可织布制衣,茎秆可制作板材,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

近几年,塔里木河两岸,尉犁县通过生态修复种下的14万亩罗布麻已织就一条绿色长廊。

尉犁县围绕罗布麻纤维、茶蜜、妆护、板材等应用方向,已吸引20余家企业前来投资合作,开发罗布麻系列产品50余种。

在尉犁县电商直播基地,相关罗布麻产品,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达万元。

6月29日,工人在尉犁县罗布麻茶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业。汪志鹏摄

新居民源源不断定居

小 麦

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一片丰收景象,由沙漠改造而来的新粮田,正迎来它的第一次大规模小麦收割季。

且末县自去年沙漠里试种小麦成功后,今年又新种了1万余亩。

种植户刘勇今年首次在沙漠里种植了2600亩小麦,局部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平均产量在360公斤。

小麦收割现场

水 稻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和田建设万亩现代化温室大棚,种植水稻。不仅一亩地当三亩地用,而且一年能种5茬,亩产量达到5000公斤,生育期减了一半儿,60天就能收水稻。

早在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岳普湖县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当年试验田亩产549公斤,远超科研团队亩产200公斤的预期。

2024年,和田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亩产超500公斤,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

和田地区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沙漠温室水稻种植大棚内,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团队正在查看水稻长势。胡礼政摄

开 心 果 苗

今年4月,在于田县,随着新疆丝路果宝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启动大规模种植工程,40余万株从喀什、和田引进以及本地精心培育的优质开心果苗,在科技护航下顺利安家沙海。

开心果需六年才能进入结果期,公司早已规划以短养长的产业布局。目前开心果株距3米、行距6米,这个空间正好适合套种玫瑰花。玫瑰耐旱、喜光照,和开心果生长需求互补,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通过鲜花采摘带来短期收益。

再过几年,这里不仅会成为年产万吨开心果的产业基地,更将是一片绵延十余公里的绿洲。

农民正在忙着给开心果苗修剪侧枝。买提努日middot;买提肉孜 摄

沙 漠 玫 瑰

距离于田县城15公里的阿热勒乡也台克孜勒村,以种植沙漠玫瑰闻名。村里已建成集玫瑰种植、采摘、收购、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七仙女玫瑰园。目前于田县种植玫瑰接近8万亩,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等各式加工产品层出不穷。

螃 蟹、鱼 虾

麦盖提县引入叶尔羌河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成澳洲龙虾养殖基地,单只龙虾重130克。

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地的螃蟹、罗氏沼虾、小龙虾、黑鱼、甲鱼等十余种水产品,正源源不断游向全国市场

hellip;hellip;

在沙漠里养海鲜,不仅能养活,更能养得好。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水产品产量达19.65万吨,同比增长6.8%。

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地。汤永/摄

珍 珠

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末县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海鲜养殖基地,海鲜养殖池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烁,鱼儿不时悠然游过。

新疆沙漠戈壁产的珍珠,在色泽和形状方面媲美广西北海以及国外一些珍珠主产区的珍珠。这里的珍珠纯天然且无污染,无论是用于中药材制作,还是当作首饰贴身佩戴,都让人放心,市场潜力巨大。

且末县海鲜养殖基地

油 莎 豆

近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1万亩油莎豆绿浪翻涌。这里曾经荒芜贫瘠,如今一边是无垠的黄,一边是倔强的绿。

油莎豆属于杂粮杂豆,地上茎叶是优良饲料,地下块茎可酿酒、榨油、做豆浆豆粉等,因具有耐旱、耐瘠、耐盐碱特性,适合在沙漠地区生长。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四团兴安镇,10余年间,油莎豆种植面积从2000亩增至2万多亩。

种植户李松英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成为了一名网红。她通过抖音等平台积极销售油莎豆及相关产品,平均月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

万物皆可种,什么都能养。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新朋友,来到沙漠、爱上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苏鑫摄

我们都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变美了、变绿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荒凉的沙漠了!

我们也知道新疆沙漠里常见的是梭梭、是红柳,还有罗布麻。

现如今,沙漠里又来了许多新居民,他们和老朋友一起扎根、生长、绽放,让不可能变成了不起。

沙漠,真的能长出希望。

老朋友不断刷新成绩

红 柳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吐尔洪江middot;买提塞地种植了500亩红柳和梭梭。他家住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距离世界第二大沙漠只有15公里。2023年起,他开始在沙漠戈壁种植红柳和梭梭,打井滴灌,这些植物的成活率达90%。它们既可防风固沙,也可为他带来可观的收入。

枣 树

在策勒县策勒乡阿日希村,枣花盛开的地方,16年前是一望无际的沙丘。

74岁的老人李鹏2009年退休,从乌鲁木齐来到阿日希村,成立公司,带着员工治沙种枣。

16年的坚持,种植了80万株枣树,15万余株杏树、梨树等经济树种,3000亩沙丘由此变成绿洲,其中2500亩成为生态果园。

公司也渐渐发展成为集红枣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阿日希村由贫困村变为远近闻名的红枣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2173元增至2024年的2万多元。

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的枣林。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肉 苁 蓉

且末县退役老兵万亩生态治沙基地,一棵棵梭梭连片成林,迎风而立。梭梭旁,是花开变干后的肉苁蓉。

肉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珍贵植物,主要生长于新疆、内蒙古等干旱地区。

7年来,老兵治沙队筹集资金2400余万元,接种了8300亩肉苁蓉。去年收获了650吨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肉苁蓉,今年肉苁蓉也长势不错。

于田县肉苁蓉产量已达到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5%。

罗 布 麻

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县域内有160万亩野生罗布麻。罗布麻根系发达,耐旱 、耐盐碱,生命力顽强,能有效固定土壤;且浑身是宝,叶子可制作罗布麻茶,花朵可酿蜜,纤维可织布制衣,茎秆可制作板材,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

近几年,塔里木河两岸,尉犁县通过生态修复种下的14万亩罗布麻已织就一条绿色长廊。

尉犁县围绕罗布麻纤维、茶蜜、妆护、板材等应用方向,已吸引20余家企业前来投资合作,开发罗布麻系列产品50余种。

在尉犁县电商直播基地,相关罗布麻产品,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达万元。

6月29日,工人在尉犁县罗布麻茶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业。汪志鹏摄

新居民源源不断定居

小 麦

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一片丰收景象,由沙漠改造而来的新粮田,正迎来它的第一次大规模小麦收割季。

且末县自去年沙漠里试种小麦成功后,今年又新种了1万余亩。

种植户刘勇今年首次在沙漠里种植了2600亩小麦,局部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平均产量在360公斤。

小麦收割现场

水 稻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和田建设万亩现代化温室大棚,种植水稻。不仅一亩地当三亩地用,而且一年能种5茬,亩产量达到5000公斤,生育期减了一半儿,60天就能收水稻。

早在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岳普湖县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当年试验田亩产549公斤,远超科研团队亩产200公斤的预期。

2024年,和田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亩产超500公斤,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

和田地区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沙漠温室水稻种植大棚内,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团队正在查看水稻长势。胡礼政摄

开 心 果 苗

今年4月,在于田县,随着新疆丝路果宝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启动大规模种植工程,40余万株从喀什、和田引进以及本地精心培育的优质开心果苗,在科技护航下顺利安家沙海。

开心果需六年才能进入结果期,公司早已规划以短养长的产业布局。目前开心果株距3米、行距6米,这个空间正好适合套种玫瑰花。玫瑰耐旱、喜光照,和开心果生长需求互补,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通过鲜花采摘带来短期收益。

再过几年,这里不仅会成为年产万吨开心果的产业基地,更将是一片绵延十余公里的绿洲。

农民正在忙着给开心果苗修剪侧枝。买提努日middot;买提肉孜 摄

沙 漠 玫 瑰

距离于田县城15公里的阿热勒乡也台克孜勒村,以种植沙漠玫瑰闻名。村里已建成集玫瑰种植、采摘、收购、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七仙女玫瑰园。目前于田县种植玫瑰接近8万亩,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等各式加工产品层出不穷。

螃 蟹、鱼 虾

麦盖提县引入叶尔羌河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成澳洲龙虾养殖基地,单只龙虾重130克。

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地的螃蟹、罗氏沼虾、小龙虾、黑鱼、甲鱼等十余种水产品,正源源不断游向全国市场

hellip;hellip;

在沙漠里养海鲜,不仅能养活,更能养得好。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水产品产量达19.65万吨,同比增长6.8%。

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地。汤永/摄

珍 珠

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末县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海鲜养殖基地,海鲜养殖池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烁,鱼儿不时悠然游过。

新疆沙漠戈壁产的珍珠,在色泽和形状方面媲美广西北海以及国外一些珍珠主产区的珍珠。这里的珍珠纯天然且无污染,无论是用于中药材制作,还是当作首饰贴身佩戴,都让人放心,市场潜力巨大。

且末县海鲜养殖基地

油 莎 豆

近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1万亩油莎豆绿浪翻涌。这里曾经荒芜贫瘠,如今一边是无垠的黄,一边是倔强的绿。

油莎豆属于杂粮杂豆,地上茎叶是优良饲料,地下块茎可酿酒、榨油、做豆浆豆粉等,因具有耐旱、耐瘠、耐盐碱特性,适合在沙漠地区生长。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四团兴安镇,10余年间,油莎豆种植面积从2000亩增至2万多亩。

种植户李松英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成为了一名网红。她通过抖音等平台积极销售油莎豆及相关产品,平均月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

万物皆可种,什么都能养。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新朋友,来到沙漠、爱上沙漠。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友情链接

建材口碑网|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jc.kbd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材口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