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月21日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主导的大麦+大豆复种模式实现关键技术熟化与大面积推广,为突破寒地农业资源约束开辟了新路径。 日前,哈...
记者7月21日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主导的大麦+大豆复种模式实现关键技术熟化与大面积推广,为突破寒地农业资源约束开辟了新路径。
日前,哈尔滨市双城区示范基地大麦青贮喜获丰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主持人、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刁艳玲说:通过早熟大麦与早熟大豆的茬口衔接,我们实现lsquo;一田双收rsquo;,既填补了7mdash;10月优质饲草缺口,又使土地利用率提升至100%。黑龙江省麦类首席专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所长张春利介绍,大麦+大豆复种模式创新采用头茬大麦青贮+二茬早熟大豆的复种方式,成功突破北方寒地单季种植的瓶颈。
据介绍,该模式取得三大突破。在品种选育方面,研发团队筛选出兼具早熟、抗倒伏、生物产量高等特性的专用大麦品种,其灌浆速度较常规品种提升20%;在农艺配套方面,该模式形成大麦收获与大豆播种的无缝衔接技术规程,6月29日已完成示范区大豆精量播种;在效益提升方面,据示范户吴忠测算,该模式较传统种植方式亩均增收超500元,并实现化肥减少、农药零残留、草质提升。有了今年的经验,我明年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以上。吴忠说。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当地专家组论证认为,大麦+大豆复种模式技术轻简化程度高,适配现有农机装备,易于大面积应用,具有经济生态双重效益。
记者7月21日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主导的大麦+大豆复种模式实现关键技术熟化与大面积推广,为突破寒地农业资源约束开辟了新路径。
日前,哈尔滨市双城区示范基地大麦青贮喜获丰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主持人、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刁艳玲说:通过早熟大麦与早熟大豆的茬口衔接,我们实现lsquo;一田双收rsquo;,既填补了7mdash;10月优质饲草缺口,又使土地利用率提升至100%。黑龙江省麦类首席专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所长张春利介绍,大麦+大豆复种模式创新采用头茬大麦青贮+二茬早熟大豆的复种方式,成功突破北方寒地单季种植的瓶颈。
据介绍,该模式取得三大突破。在品种选育方面,研发团队筛选出兼具早熟、抗倒伏、生物产量高等特性的专用大麦品种,其灌浆速度较常规品种提升20%;在农艺配套方面,该模式形成大麦收获与大豆播种的无缝衔接技术规程,6月29日已完成示范区大豆精量播种;在效益提升方面,据示范户吴忠测算,该模式较传统种植方式亩均增收超500元,并实现化肥减少、农药零残留、草质提升。有了今年的经验,我明年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以上。吴忠说。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当地专家组论证认为,大麦+大豆复种模式技术轻简化程度高,适配现有农机装备,易于大面积应用,具有经济生态双重效益。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