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1376环管片拼装完成,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6月22日顺利完成黄河段掘进任务,这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6月22日,在济南市...
随着第1376环管片拼装完成,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6月22日顺利完成黄河段掘进任务,这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6月22日,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山河号盾构机在掘进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据中铁十四局高级工程师周祥介绍,为更加有效适应黄河流域特有地质条件,项目团队通过增大盾构机刀盘开口率并安装大流量中心冲刷系统,有效防止了刀盘结泥饼;通过优化刀具配置,有效应对不规则分布的钙质结核;创新采用絮凝+提浓+压滤组合工艺,每小时处理废浆近600立方米,废浆处理效率提高50%,滤饼含水率降至30%以下。
目前,山河号盾构机已顺利完成掘进1376环、2752米,施工进度达83%。
6月22日,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施工车辆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行驶。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几名中铁十四局建设者走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随着第1376环管片拼装完成,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6月22日顺利完成黄河段掘进任务,这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6月22日,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山河号盾构机在掘进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据中铁十四局高级工程师周祥介绍,为更加有效适应黄河流域特有地质条件,项目团队通过增大盾构机刀盘开口率并安装大流量中心冲刷系统,有效防止了刀盘结泥饼;通过优化刀具配置,有效应对不规则分布的钙质结核;创新采用絮凝+提浓+压滤组合工艺,每小时处理废浆近600立方米,废浆处理效率提高50%,滤饼含水率降至30%以下。
目前,山河号盾构机已顺利完成掘进1376环、2752米,施工进度达83%。
6月22日,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施工车辆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行驶。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月22日,几名中铁十四局建设者走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内。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