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牛郎织女图》,作者清代唐培华。 中国画《四时欢庆册》之针楼乞巧,作者清代佚名。 中国画《七夕图轴》,作者清代姚文瀚。 中国画《乞巧图》,作者五代佚...
中国画《牛郎织女图》,作者清代唐培华。
中国画《四时欢庆册》之针楼乞巧,作者清代佚名。
中国画《七夕图轴》,作者清代姚文瀚。
中国画《乞巧图》,作者五代佚名。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七夕节颇具浪漫色彩。从动人传说到传统风俗,从手艺传承到创新表达,千百年来,七夕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深度融入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生活,并随着文学、美术、戏曲等创作丰富着中国文化长卷。适逢七夕佳节,品赏古代艺术中的七夕风俗,探寻七夕文化内涵,对赓续中华文脉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入浪漫文化想象
日月星辰寄托着人类的无限遐想。七夕节便源于古人对宇宙星空的观察,可谓是仰望星空的节日。
作为星象,牵牛织女很早就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诗经middot;小雅middot;大东》便记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位移,自此以后,典籍记载不绝如缕,经由人们的浪漫想象,河汉象形也逐渐演化为神话传说,被赋予人的情感,且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完善。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白滩村出土的东汉牛郎织女画像石上,就以星象与人物、动物组合的艺术形式,生动表现了汉代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其中牛郎、织女的形象已是人的样貌。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的渠树壕汉代壁画墓中,也出现了星辰符号和拟人化的牛郎、织女形象组合图像。画面上,织女坐在织机旁,牛郎则牵着牛,二人隔着云气纹所象征的河汉,颇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也被赋予男耕女织这一社会生活内涵。
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晋代形成了完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为七夕文化注入新内涵。自此,以牛郎织女为主题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画面反复被描绘。比如清代《缂丝七夕乞巧图轴》,用平缂、构缂等技法彩缂了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对空乞巧等场景,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彰显美好寓意。清代姚文瀚《七夕图轴》,也采用天上与人间对应的构图形式进行立体艺术叙事,画面明丽工整,情节刻画丰富,除银河鹊渡、乞巧活动外,更表现了男耕女织、祈求丰收等耕织文化,以及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六艺等表演性质的情节,为七夕图注入了更多精神意蕴。
深厚的文化底蕴铺就七夕的节日色彩,使其充满浪漫氛围。在现当代画家如傅抱石、戴敦邦等笔下,或以浪漫想象,或以现实描绘,表现牛郎织女故事,丰富七夕文化表达。牛郎织女故事频繁出现在壁画、中国画、年画等媒介中,实现了更广泛的文化传播。直至今天,七夕文化所蕴含的内涵仍得到普遍认同,并借助各种形式被传递。
追求智巧美好愿景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巧是什么呢?《周礼middot;考工记》记录了国有六职,其中女性擅长治丝麻以成之。女子向织女星乞巧便是希望自己针线巧、心思巧。古代画家也多以乞巧入画,展现当时人们过七夕的风雅生活。
一个夕字,把七夕节日的高潮定格在晚上。作为女红能力的象征,月下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如东晋《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hellip;hellip;古代女子乞巧的地点常在高楼上。在五代《乞巧图》中,能够清晰看到盛装的女子于露台在月下穿针的乞巧仪式。画面中呈现了彩楼、筵席、针线、水碗、香炉等一系列七夕乞巧元素,既体现了治桑麻以成之的女性技能特点,也彰显她们对智巧的追求。明代仇英《乞巧图》,更是以宏大场面、繁复细节,为观者呈现了女子们供奉荷花、陈书曝晒、品书闲谈、对月穿针、吃巧果等乞巧仪式和场景,女子们自信优雅,成为历史的生动写照。
明清时期,盛行投针验巧的乞巧风俗,这是穿针乞巧的变体,故在明清时期的七夕图中,多绘有投针验巧活动。比如清代《四时欢庆册》之针楼乞巧中,女子们站在高楼上,围着一个水器站立,似乎在进行观赏评价,这正是七夕浮巧针环节,即将容器盛水曝晒,然后在水面投散针,看水底影子图案,如果针影散如花或动如云,就是验巧了。清代的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桐荫乞巧、佚名《十二月月令图》、任伯年《乞巧图》等也都绘有此类情节,充满生活情趣,体现着七夕风俗的演变。
古代女子乞巧的形式还有喜蛛应巧等。随着时代发展,乞巧的形式不断变化,但人们对智巧的追求未变。像现代的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做手工等,都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激荡文化创新活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节日蕴含的美好寓意日益丰富,七夕的影响也日益深远且广泛,并持续为文化的融合创新增添活力。
早在宋代,七夕便不再只是属于女子的节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从七月初一开始,开封全城进入过节模式,还有专门的七夕购物市场。这时,七夕的主角是一种叫做磨喝乐的泥偶mdash;mdash;不仅是节日供奉、佩戴的吉祥物,还演化成兼具娱乐和启蒙功能的民间泥塑玩偶。磨喝乐形象也常出现在玉佩、陶瓷器等中,甚至常和一些吉祥元素如莲花等组合出现,寓意美满。这从各地出土的文物以及仇英《乞巧图》等作品中可窥一斑。
由七夕演化出的美好寓意,成为一个个文化符号,持续激发艺术创作灵感。深入中国传统艺术宝库,在绘画、工艺品等中经常能看到与七夕相关的艺术意象。今天,人们也以各种艺术形式延续中式浪漫,比如上海连续多年在七夕节举办书法家书写结婚纪念证书活动,以笔墨传递幸福;一些博物馆立足馆藏开发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紫荆福结手绳、喜上梅梢香薰蜡烛,南京博物院推出长毋相忘系列文创等,在七夕佳节为大众献上温馨祝福。
七夕文化在对外传播中日益丰富。比如,不少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七夕节的传统,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本地文化融入节日之中,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如在国外关于七夕的绘画中,出现了书写、悬挂五彩的诗笺等风俗,并融入竹的文化意象,体现文化融合创新的活力。
通过艺术作品更能体会到,古老的七夕不仅是爱与美、智与巧的象征,还是民俗的传承、情感的寄托。以艺术为载体,感悟历史文化,遥寄悠远情思,既延续先人对生活的热爱,又让传统节日扮靓现代美好生活。
中国画《牛郎织女图》,作者清代唐培华。
中国画《四时欢庆册》之针楼乞巧,作者清代佚名。
中国画《七夕图轴》,作者清代姚文瀚。
中国画《乞巧图》,作者五代佚名。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七夕节颇具浪漫色彩。从动人传说到传统风俗,从手艺传承到创新表达,千百年来,七夕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深度融入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生活,并随着文学、美术、戏曲等创作丰富着中国文化长卷。适逢七夕佳节,品赏古代艺术中的七夕风俗,探寻七夕文化内涵,对赓续中华文脉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入浪漫文化想象
日月星辰寄托着人类的无限遐想。七夕节便源于古人对宇宙星空的观察,可谓是仰望星空的节日。
作为星象,牵牛织女很早就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诗经middot;小雅middot;大东》便记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位移,自此以后,典籍记载不绝如缕,经由人们的浪漫想象,河汉象形也逐渐演化为神话传说,被赋予人的情感,且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完善。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白滩村出土的东汉牛郎织女画像石上,就以星象与人物、动物组合的艺术形式,生动表现了汉代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其中牛郎、织女的形象已是人的样貌。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的渠树壕汉代壁画墓中,也出现了星辰符号和拟人化的牛郎、织女形象组合图像。画面上,织女坐在织机旁,牛郎则牵着牛,二人隔着云气纹所象征的河汉,颇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也被赋予男耕女织这一社会生活内涵。
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晋代形成了完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为七夕文化注入新内涵。自此,以牛郎织女为主题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画面反复被描绘。比如清代《缂丝七夕乞巧图轴》,用平缂、构缂等技法彩缂了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对空乞巧等场景,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彰显美好寓意。清代姚文瀚《七夕图轴》,也采用天上与人间对应的构图形式进行立体艺术叙事,画面明丽工整,情节刻画丰富,除银河鹊渡、乞巧活动外,更表现了男耕女织、祈求丰收等耕织文化,以及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六艺等表演性质的情节,为七夕图注入了更多精神意蕴。
深厚的文化底蕴铺就七夕的节日色彩,使其充满浪漫氛围。在现当代画家如傅抱石、戴敦邦等笔下,或以浪漫想象,或以现实描绘,表现牛郎织女故事,丰富七夕文化表达。牛郎织女故事频繁出现在壁画、中国画、年画等媒介中,实现了更广泛的文化传播。直至今天,七夕文化所蕴含的内涵仍得到普遍认同,并借助各种形式被传递。
追求智巧美好愿景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巧是什么呢?《周礼middot;考工记》记录了国有六职,其中女性擅长治丝麻以成之。女子向织女星乞巧便是希望自己针线巧、心思巧。古代画家也多以乞巧入画,展现当时人们过七夕的风雅生活。
一个夕字,把七夕节日的高潮定格在晚上。作为女红能力的象征,月下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如东晋《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hellip;hellip;古代女子乞巧的地点常在高楼上。在五代《乞巧图》中,能够清晰看到盛装的女子于露台在月下穿针的乞巧仪式。画面中呈现了彩楼、筵席、针线、水碗、香炉等一系列七夕乞巧元素,既体现了治桑麻以成之的女性技能特点,也彰显她们对智巧的追求。明代仇英《乞巧图》,更是以宏大场面、繁复细节,为观者呈现了女子们供奉荷花、陈书曝晒、品书闲谈、对月穿针、吃巧果等乞巧仪式和场景,女子们自信优雅,成为历史的生动写照。
明清时期,盛行投针验巧的乞巧风俗,这是穿针乞巧的变体,故在明清时期的七夕图中,多绘有投针验巧活动。比如清代《四时欢庆册》之针楼乞巧中,女子们站在高楼上,围着一个水器站立,似乎在进行观赏评价,这正是七夕浮巧针环节,即将容器盛水曝晒,然后在水面投散针,看水底影子图案,如果针影散如花或动如云,就是验巧了。清代的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桐荫乞巧、佚名《十二月月令图》、任伯年《乞巧图》等也都绘有此类情节,充满生活情趣,体现着七夕风俗的演变。
古代女子乞巧的形式还有喜蛛应巧等。随着时代发展,乞巧的形式不断变化,但人们对智巧的追求未变。像现代的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做手工等,都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激荡文化创新活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节日蕴含的美好寓意日益丰富,七夕的影响也日益深远且广泛,并持续为文化的融合创新增添活力。
早在宋代,七夕便不再只是属于女子的节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从七月初一开始,开封全城进入过节模式,还有专门的七夕购物市场。这时,七夕的主角是一种叫做磨喝乐的泥偶mdash;mdash;不仅是节日供奉、佩戴的吉祥物,还演化成兼具娱乐和启蒙功能的民间泥塑玩偶。磨喝乐形象也常出现在玉佩、陶瓷器等中,甚至常和一些吉祥元素如莲花等组合出现,寓意美满。这从各地出土的文物以及仇英《乞巧图》等作品中可窥一斑。
由七夕演化出的美好寓意,成为一个个文化符号,持续激发艺术创作灵感。深入中国传统艺术宝库,在绘画、工艺品等中经常能看到与七夕相关的艺术意象。今天,人们也以各种艺术形式延续中式浪漫,比如上海连续多年在七夕节举办书法家书写结婚纪念证书活动,以笔墨传递幸福;一些博物馆立足馆藏开发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紫荆福结手绳、喜上梅梢香薰蜡烛,南京博物院推出长毋相忘系列文创等,在七夕佳节为大众献上温馨祝福。
七夕文化在对外传播中日益丰富。比如,不少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七夕节的传统,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本地文化融入节日之中,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如在国外关于七夕的绘画中,出现了书写、悬挂五彩的诗笺等风俗,并融入竹的文化意象,体现文化融合创新的活力。
通过艺术作品更能体会到,古老的七夕不仅是爱与美、智与巧的象征,还是民俗的传承、情感的寄托。以艺术为载体,感悟历史文化,遥寄悠远情思,既延续先人对生活的热爱,又让传统节日扮靓现代美好生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