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国首个把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目前,上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居世界领先水平...
上海是全国首个把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目前,上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居世界领先水平。作为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机器人是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呢?今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上海。
总台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一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也是上海首个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智能工厂。
走进智能工厂,最近这家企业接到的订单还是比较多。然而,记者发现,在2万平方米的厂房里,几乎很少看到工作人员的身影。此时此刻,在这个厂房里的,除了直播团队,就只有9名工人。他们主要负责照看自动化生产线,还有很小一部分人工干预工作。
在记者的身后,小负载机器人自动生产线现在能生产3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后,生产线也可以生产更多类型,因此这也是一条柔性的自动化生产线。从零部件运输、装配、焊接到最终样品检验,每一个环节全部由机器人来完成,而且效率非常高,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台下线。现在,自动导引车载着一台刚刚下线的弧焊机器人向记者的方向行驶过来。不用担心,在这个厂房里,自动导引车可以实现自动避障。接下来,自动导引车带着刚刚下线的机器人去测试区,在那里进行72小时满载满速热身检测后,就将机器人交付到汽车产线焊装的应用场景。
除了这是一台由机器人制造的机器人之外,它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这是一台全长三角造机器人,从它的配件中就可见一斑。机器人的轴承来自浙江温州,伺服电机产地是浙江衢州,减速器则为江苏苏州出品,机器人本体及一二级零部件供应都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是一台名副其实的全长三角造机器人。
在上海的牵头下,长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上下游企业握指成拳形成了一条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的技术自主化率已达90%。
这一台机器人串联起的不仅仅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首台套、产业技术再造、技改等一系列专项的政策倾斜,也帮助更多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目前已累计下线4700多台,在3C、锂电、光伏、白色家电等行业形成规模应用,有些甚至服务引领行业的工业4.0灯塔工厂。
眼下,上海正在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万台工业机器人进智能工厂。预计到2025年,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500台。记者在此次的调研走访中发现,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赋能、网络化协同,一个个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示范工厂不断涌现。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海是全国首个把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目前,上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居世界领先水平。作为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机器人是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呢?今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上海。
总台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一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也是上海首个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智能工厂。
走进智能工厂,最近这家企业接到的订单还是比较多。然而,记者发现,在2万平方米的厂房里,几乎很少看到工作人员的身影。此时此刻,在这个厂房里的,除了直播团队,就只有9名工人。他们主要负责照看自动化生产线,还有很小一部分人工干预工作。
在记者的身后,小负载机器人自动生产线现在能生产3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后,生产线也可以生产更多类型,因此这也是一条柔性的自动化生产线。从零部件运输、装配、焊接到最终样品检验,每一个环节全部由机器人来完成,而且效率非常高,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台下线。现在,自动导引车载着一台刚刚下线的弧焊机器人向记者的方向行驶过来。不用担心,在这个厂房里,自动导引车可以实现自动避障。接下来,自动导引车带着刚刚下线的机器人去测试区,在那里进行72小时满载满速热身检测后,就将机器人交付到汽车产线焊装的应用场景。
除了这是一台由机器人制造的机器人之外,它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这是一台全长三角造机器人,从它的配件中就可见一斑。机器人的轴承来自浙江温州,伺服电机产地是浙江衢州,减速器则为江苏苏州出品,机器人本体及一二级零部件供应都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是一台名副其实的全长三角造机器人。
在上海的牵头下,长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上下游企业握指成拳形成了一条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的技术自主化率已达90%。
这一台机器人串联起的不仅仅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首台套、产业技术再造、技改等一系列专项的政策倾斜,也帮助更多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目前已累计下线4700多台,在3C、锂电、光伏、白色家电等行业形成规模应用,有些甚至服务引领行业的工业4.0灯塔工厂。
眼下,上海正在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万台工业机器人进智能工厂。预计到2025年,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500台。记者在此次的调研走访中发现,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赋能、网络化协同,一个个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示范工厂不断涌现。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