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口碑网 > 热点 >

联通古今,泉州翻开“海丝”新篇

时间:2023-10-15 07:43:23 来源:千龙网 阅读量:17814

离开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福建泉州城,驶入闽南乡间的小路,大约半个小时后,一座依山傍水的博物馆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的磁...

离开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福建泉州城,驶入闽南乡间的小路,大约半个小时后,一座依山傍水的博物馆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的磁灶窑址。相较于汝窑、定窑等名窑,磁灶窑出产的瓷器或许算不上精美绝伦。从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的藏品可以看出,它们带着些许异域之风,外观质朴、功能实用,明显是供外销之用。但漫步其间不难想象,从这里出产的各式瓷器当年是如何从繁盛的刺桐港乘风远航,沿着海上丝路驶向远方。

宋元时代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

在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middot;波罗口中,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当时,商船载着出口外国市场的瓷器、产自安溪和闽北的茶叶、精美的泉缎,还有铁器、药材等从刺桐港起航。瓷器远销北非摩洛哥,精美的绸缎风靡西亚、北非,药材被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然后分销至阿拉伯半岛各地。来自异域的香料、胡椒、宝石等又从这里分销至中国大陆腹地。当年繁盛贸易链条上的生产基地、运输网络以及管理机构,共同构筑起泉州这个宋元时代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泉州世界遗产地由22处具有代表性的古迹遗址组成。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介绍说,遗址群突出体现了泉州在宋元时期与中国腹地的紧密联系,以及在制度、交通、生产、经贸和社会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并以此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海洋贸易引来多元文化

宋元时期,泉州商贸的兴盛,不仅靠民间商贾铸就,更离不开官方机构的主导。镇南门外、鹊鸟桥边,一方刻着泉州市舶司遗址的石碑让我们停下脚步。1087年,泉州市舶司在此设立,一段波澜壮阔的海洋贸易史由此拉开大幕。

市舶司是宋元时期中央政府专门设置的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简言之,这里就是宋元时代的海关。市舶司设立后,往来涉洋经商的船只,皆需到市舶司报关。如今,宋元时代的市舶司建筑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眼前留存的瓦砾、石墩等遗迹依然能描绘出曾经市井十洲人的贸易盛况。

看,那块文字砖便是lsquo;市舶司rsquo;存在的证明。守护市舶司遗址70余年的老太太吴秀满指着一侧土墙介绍说。文字砖上写着造市舶亭蒲(寿)(庚)。作为海上贸易的直接管理机构,市舶司的建立不仅是官方层面对海外贸易重要性的认可,同时也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一个文化多元、兼容并包的泉州城也由此铸就。

续写海丝传奇

当历史的车轮来到明朝,恢弘的郑和下西洋书写了对外交流的传奇,但是海禁政策让曾经繁华的刺桐港逐渐衰落。不过海丝的传奇从未被湮灭。

位于泉州石狮的石湖码头是一处用天然礁石建造的码头,从公元8世纪开始便见证了无数次扬帆和回舶。如今,从历史中走来的石湖港正在拥抱更多往来的货轮。满载集装箱的货轮从这里驶向东南亚等地区。据了解,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已累计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18条。如今,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已成为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港口。今年,泉州mdash;mdash;新加坡、泉州mdash;mdash;马来西亚、泉州mdash;mdash;中东新航线开辟,不仅更好地覆盖东南亚地区,也进一步打开通往中东、非洲的通道。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突破2700亿元,其中六成以上在海丝共建国家和地区。随着兴泉铁路和中欧班列的开通,海丝和陆丝在这里实现无缝对接。文化积淀丰厚、民营经济发达、华侨资源众多的泉州正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书写海丝新篇章。

离开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福建泉州城,驶入闽南乡间的小路,大约半个小时后,一座依山傍水的博物馆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的磁灶窑址。相较于汝窑、定窑等名窑,磁灶窑出产的瓷器或许算不上精美绝伦。从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的藏品可以看出,它们带着些许异域之风,外观质朴、功能实用,明显是供外销之用。但漫步其间不难想象,从这里出产的各式瓷器当年是如何从繁盛的刺桐港乘风远航,沿着海上丝路驶向远方。

宋元时代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

在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middot;波罗口中,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当时,商船载着出口外国市场的瓷器、产自安溪和闽北的茶叶、精美的泉缎,还有铁器、药材等从刺桐港起航。瓷器远销北非摩洛哥,精美的绸缎风靡西亚、北非,药材被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然后分销至阿拉伯半岛各地。来自异域的香料、胡椒、宝石等又从这里分销至中国大陆腹地。当年繁盛贸易链条上的生产基地、运输网络以及管理机构,共同构筑起泉州这个宋元时代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泉州世界遗产地由22处具有代表性的古迹遗址组成。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介绍说,遗址群突出体现了泉州在宋元时期与中国腹地的紧密联系,以及在制度、交通、生产、经贸和社会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并以此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海洋贸易引来多元文化

宋元时期,泉州商贸的兴盛,不仅靠民间商贾铸就,更离不开官方机构的主导。镇南门外、鹊鸟桥边,一方刻着泉州市舶司遗址的石碑让我们停下脚步。1087年,泉州市舶司在此设立,一段波澜壮阔的海洋贸易史由此拉开大幕。

市舶司是宋元时期中央政府专门设置的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简言之,这里就是宋元时代的海关。市舶司设立后,往来涉洋经商的船只,皆需到市舶司报关。如今,宋元时代的市舶司建筑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眼前留存的瓦砾、石墩等遗迹依然能描绘出曾经市井十洲人的贸易盛况。

看,那块文字砖便是lsquo;市舶司rsquo;存在的证明。守护市舶司遗址70余年的老太太吴秀满指着一侧土墙介绍说。文字砖上写着造市舶亭蒲(寿)(庚)。作为海上贸易的直接管理机构,市舶司的建立不仅是官方层面对海外贸易重要性的认可,同时也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一个文化多元、兼容并包的泉州城也由此铸就。

续写海丝传奇

当历史的车轮来到明朝,恢弘的郑和下西洋书写了对外交流的传奇,但是海禁政策让曾经繁华的刺桐港逐渐衰落。不过海丝的传奇从未被湮灭。

位于泉州石狮的石湖码头是一处用天然礁石建造的码头,从公元8世纪开始便见证了无数次扬帆和回舶。如今,从历史中走来的石湖港正在拥抱更多往来的货轮。满载集装箱的货轮从这里驶向东南亚等地区。据了解,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已累计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18条。如今,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已成为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港口。今年,泉州mdash;mdash;新加坡、泉州mdash;mdash;马来西亚、泉州mdash;mdash;中东新航线开辟,不仅更好地覆盖东南亚地区,也进一步打开通往中东、非洲的通道。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突破2700亿元,其中六成以上在海丝共建国家和地区。随着兴泉铁路和中欧班列的开通,海丝和陆丝在这里实现无缝对接。文化积淀丰厚、民营经济发达、华侨资源众多的泉州正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书写海丝新篇章。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友情链接

建材口碑网|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jc.kbd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材口碑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